買房怕踩雷?一文看懂房仲與代銷常用話術

買房買屋,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選擇,但在接觸房仲或代銷人員時,往往會聽到各式各樣的銷售話術。這集《愛莉說好室》,愛莉邀請到房地產專家──Renba,帶大家一起拆解常見的業務技巧,教你如何正確解讀每一句話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購屋決策。
業務常說「房價只會漲」怎麼回?
當市況熱絡時,不少業務都會說:「現在不買,以後一定更貴!」
這時候該怎麼應對?
Renba分享,確實,房市存在漲價的可能,但每位買方都必須依據自己的能力與需求冷靜思考,不必被這種緊迫感操控。
「如果你選擇不追價,就要承擔未來可能漲價的風險;但若硬撐超出負擔能力,後果可能更嚴重。」
購屋,終究是自己的選擇,不必與業務爭辯,更應該專注於自身的判斷與評估。
「很多人在看」是真是假?這樣問就知道!
聽到業務急促催促:「這間房很多人看,再不下斡旋就沒了!」別急,先冷靜判斷。
Renba建議,可以透過問細節的方式探探真偽,例如:
- 下一次看屋時間是何時?
- 其他客戶的基本情況如何?(如年齡、需求)
如果業務回答得支支吾吾,或敷衍以對,可能就是虛張聲勢;反之,若細節具體,則較可能是真的熱門物件。
單一斡旋與複數斡旋:出價前必須搞懂!
不同房仲體系有不同斡旋規則,Renba特別提醒:
- 單一斡旋:一旦收件,就暫停其他客戶的出價,主要採先到先得的原則。
- 複數斡旋:可以同時接受多組出價,通常比價格高低來決定買方。
了解斡旋制度,才能在買房競爭中,擬定出最有利的出價策略。
屋主急售是真的?還是誘導話術?
當業務說「屋主急著出售」,到底是真心急售,還是營造氣氛?
Renba教大家兩個快速辨別法:
- 比對開價是否接近市場行情:真正急售的物件,通常價格會合理偏低。
- 是否明示可接受底價:屋主若想快速成交,多半會授權中介提出清楚且誘人的底價。
若兩者都不符合,很可能只是促使買家加速決策的銷售手法。
團體帶看:是真熱銷還是演戲?
遇到「VIP提前看屋」結果現場人滿為患?這種團體帶看的情境,Renba指出:
- 熱門案子確實會吸引大量買家,但也有業務為了製造搶購感,故意號召大量潛客
- 遇到團看,要特別注意現場是否有同時斡旋限制,以及出價順序規則。
面對團看,快狠準是關鍵,好物件常常稍縱即逝,猶豫就只能目送成交了。
預售屋標榜「不二價」,真的一毛不能減嗎?
不少代銷案場打出「不二價」,讓人以為價格鐵板一塊。
但Renba指出,市場上其實有兩種情況:
- 真正不二價:價格固定,毫無討價空間。
- 表面不二價:實際上還有小幅議價餘地,如單坪降價、總價微調。
買家可以透過現場實際出訂、試探反應,看是否有議價可能。出卡談條件,往往是試出底線的最快方法。
低首付買房,甜頭背後藏著什麼風險?
預售屋常搭配「低首付」策略,讓首購族心動。但Renba提醒:
只看頭期金額是不夠的,完整財務規劃才是保障買房順利的關鍵。
如何判斷建案廣告中的利多真假?
代銷人員常會介紹許多周邊規劃,如商場、捷運線、轉運站等。
Renba建議購屋者應:
- 查閱政府公開資料,如都市計劃、建設案發包進度
- 確認利多是否已經核定、發包或動工
- 加入在地購屋群組、論壇,了解第一手消息
自己掌握資訊,才能避免落入「畫大餅」的行銷陷阱。
總結:懂得分辨話術,才能成為聰明買家
房地產交易,不只是金錢的流動,更是資訊與心理的較量。
懂得聽出房仲與代銷的銷售技巧,能讓你在買屋過程中保持冷靜、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斷。
就像Renba說的:
「一間房子,永遠只會賣給當下出價最高、行動最快的人。」
理性判斷、把握時機、選對夥伴,就是讓自己在房市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!
想看更多的實用換屋、首購的秘訣
歡迎報名講座【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2.0】:
https://house123.kaik.io/courses/14
150分鐘,分享如何議到最低價、房貸秘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