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租代管產業大揭密:房東輕鬆收租,房客住得安心,業者更要懂的市場眉角
在台灣,買房出租已經成為許多人累積財富的重要方式。不過,收租這件事往往沒有想像中簡單:房客延遲繳租、漏水維修難解、甚至社區鄰里糾紛,都可能讓房東筋疲力盡。當「被動收入」變成「勞心勞力」,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 包租代管 會受到高度關注。
在這集《愛莉說好室》中,主持人邱愛莉邀請 全居執行長 Shawn 分享他的觀察。從早年經營日租套房的灰色經驗,到轉型成立合法代管公司,他用第一手案例解析:房東與房客為什麼需要代管?業者該怎麼經營?未來又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?
包租代管怎麼來的?從「二房東」走向正規化
Shawn 坦言,自己最早接觸租賃市場,是從經營日租套房開始。當時雖然需求大,但法規風險高,檢舉、消防與建管單位的臨檢成為壓力來源。隨著經驗累積,他與夥伴意識到:如果能轉型為長租市場,並成立公司、合法經營,才能走得更穩。
因此,包租代管就像「進化後的二房東」:承租房子再轉租出去,但不只是單純收租,而是提供全面服務。從篩選租客、處理合約、追繳租金,到協助維修與糾紛調解,業者成為房東與房客之間的專業橋樑。
房東怎麼挑包租代管公司?三大關鍵檢查點
近幾年,包租代管業者數量快速成長,房東常常在刊登物件後,接到大量開發電話。面對如此競爭,該如何選擇合作對象?Shawn 建議至少檢查三件事:
- 是否合法登記:合法公司必須有執照,至少能受到主管機關與工會的監督。
- 服務透明度:房東要確認業者是否會把房子轉做社會住宅、共享空間或分租套房,避免「想要長租卻變短租」的情況。
- 規模與經驗:規模大、經驗足的公司通常更在意品牌聲譽,遇到糾紛也有更多處理資源。
新制衝擊:三年租期與漲租上限
節目中,兩人也聊到近期備受爭議的租屋新制:草案中提到租期保障三年、漲租幅度必須連動指數。這對房東與房客都有不同影響。
- 對房客來說,保障可能有限,因為房東仍有空間透過「逐年小漲」來規避風險。
- 對房東來說,彈性降低,恐怕導致市場普遍漲租,反而不利整體租屋氛圍。
Shawn 認為,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,但需要更多配套,否則容易加深雙方的對立。
為什麼房東需要代管?三大痛點一次解決
- 租客篩選:專業業者能有效降低高風險租客的比例,避免欠租與糾紛。
- 租金管理:業者協助追租與對帳,避免房東自己分心或延誤。
- 維修處理:冷氣壞了、廁所漏水,這些讓房東頭痛的瑣事,都能交由代管處理。
Shawn 舉例,自主管理的房東,租客拖欠兩個月租金的機率約 2.5%;透過他們公司篩選後,比例僅剩 0.4%。數據直接反映專業管理的價值。
對房客來說,代管也是保障
許多房客過去擔心遇到「甩手房東」──冷氣壞掉不修、租約模糊不清。但透過代管公司,雙方的權利義務會更明確。如果房東拒絕修繕,業者也會出面協調,必要時甚至幫助房客解約,保障租客的基本權益。
不少房客在搬家時,甚至會主動詢問業者:「你們公司還有沒有其他房子?」這代表,代管對房客而言也是一種信任來源。
想投入包租代管?別把它想得太簡單
很多人以為做包租代管就像「收租金,賺差價」那麼簡單,但 Shawn 直言,這更像是一種創業。產品是空間,但真正需要管理的是「人」──租客、房東、工班、鄰居,全都牽涉其中。
要踏入這個產業,至少要做到:
- 專業證照:必須考取租賃管理員或營業員資格。
- 抗壓性:能承受租客與房東的各種糾紛。
- 市場敏感度:熟悉行情,避免因誤判而出現收支不平衡。
結語:代管是租屋市場的未來
放眼日本,高達八成以上的房東將物件交給代管業者管理;Shawn 認為,台灣的市場也正逐漸朝這個方向邁進。對房東來說,代管能讓資產被妥善照顧;對房客而言,也能享有更有保障的租屋環境。
在高房價與高租屋需求並存的時代,包租代管不只是商業模式,更是一種讓市場更透明、更穩定的解方。
歡迎報名講座【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2.0】:
https://house123.kaik.io/courses/14
150分鐘,分享如何議到最低價、房貸秘訣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