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戀愛般的服務態度到寵物友善宅:設計師 Lea 談設計、生活與責任感
前言:室內設計,不只是空間美學
談到室內設計,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,往往是風格、色彩搭配或家具選品。但對於闰年設計創辦人 Lea 來說,設計的本質更像是一場「長期的關係經營」。從與客戶互動的態度,到對設計師團隊生活品質的堅持,再到寵物友善宅的專業領域,Lea 一直在強調:設計不是單方面的付出,而是一種彼此理解與共同成長的過程。
在這集《愛莉說好室》中,Lea 分享了她對設計工作的核心理念,也聊到為什麼她堅持把「寵物友善」放進設計的核心。
設計師與客戶的關係:像戀愛一樣,需要界線與磨合
Lea 形容,與客戶的合作過程,就像是一段戀愛。設計案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,若雙方沒有建立默契與信任,很難走得長遠。
她舉例,公司明確規範了服務時間──每天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,這段時間內客戶的需求都會得到專人回覆,但八點以後設計師就不再接聽電話。這樣的規定,並不是冷漠,而是為了確保設計師能有充足休息,保持專業狀態。因為,沒有好的生活品質,就不可能提供高品質的設計成果。
她笑著說,有些業主要求「簡約風」,但潛台詞其實是「簡約卻要很有設計感」。這時候,設計師就得像解讀伴侶心思一樣,讀懂話裡未說出的需求。這種「翻譯潛台詞」的能力,是維持設計品質與客戶滿意度的關鍵。
室內設計師,更像是醫生
除了比喻成戀愛,Lea 也把設計師形容成醫生。她說,很多中古屋會遇到漏水問題,但造成漏水的原因往往非常複雜。設計師就像醫生一樣,必須從最常見、最低風險的處理方式開始,然後依照情況調整。
工地每天都有新的變數,設計師要面對的不只是圖面,還有人員、材料、鄰居、業主情緒……這些都可能影響結果。她強調,大部分設計師比客戶更希望案子順利完成,所以即使過程有延誤或波折,也應該把彼此視為「同一個團隊」,一起找解方,而不是互相指責。
為什麼選擇專注在寵物友善宅
Lea 公司幾乎所有業主都有養寵物,對她來說,這不是市場策略,而是責任感。她甚至在合約中訂下一條特別的規則:沒有養寵物的客戶若想找她設計,必須承諾三年內認養一隻寵物。
她解釋,這個堅持背後,其實源於對台灣高棄養率的憂慮。很多人一開始因為可愛而帶回一隻狗或貓,但當牠長大、破壞家具或需求與居住環境不符時,棄養往往隨之發生。Lea 認為,真正的問題不是「領養還是購買」,而是飼主是否願意承擔「從帶回家到終老」的責任。
她的理念是:好的設計可以減少毛孩在家裡製造困擾的機會,降低棄養率。當環境符合寵物需求,牠們自然不會整天拆家,飼主回到家也能安心享受陪伴,而不是無奈與壓力。
從惡魔犬到共生夥伴:設計背後的親身體驗
Lea 自己養的邊境牧羊犬,曾經是名副其實的「惡魔犬」。愛咬家具、追車、甚至弄壞了三十副眼鏡、一百雙拖鞋,讓她痛苦不已。為了矯正牠的行為,她嘗試過藥物治療、行為訓練,最後才透過正確的方式讓狗逐漸改善。
這段過程讓她更能同理飼主的痛苦,因為她自己也曾想過「要不要放棄」。正因如此,她在設計時會特別留意如何幫助毛孩在家裡消耗精力、獲得安全感,避免不必要的破壞行為。
訓練與空間規劃並重,才能真正安心
Lea 強調,好的設計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,飼主本身的觀念與訓練也同樣重要。就像她養的貓與狗,雖然偶爾會打鬧,但因為從小安排正確的適應過程,最後也能和平共處,甚至培養出「狗化的貓」這樣的趣事。
這些親身經歷,讓她在與業主討論設計時,更能理解需求與痛點。她相信,設計師若能真正融入飼主的生活,所提出的方案才會貼近現實,而不只是漂亮的圖面。
為什麼預售屋特別適合寵物友善宅
Lea 分享,目前公司接的案子以預售屋為主。原因很簡單:預售屋可以在客變階段就介入,把空間格局、動線、材質調整到最適合人寵共居的狀態。
相較之下,中古屋常常需要大規模打掉重做,不僅費用高,還會破壞房子結構。對她而言,預售屋設計就像是「在還沒開刀前就做好預防」,能讓房子住得更久、更安心。
結語:設計的核心,是責任與共生
從戀愛般的服務態度,到醫生式的專業判斷,再到對寵物棄養議題的關注,Lea 的設計理念已經超越了單純的「美學」。她希望透過設計,讓人與毛孩能真正安心共處,也提醒所有飼主:選擇養寵物,不只是多了一個陪伴,而是承擔了一份長遠的責任。
在這個重視生活品質的時代,寵物友善宅不只是潮流,而是一種讓家更完整的生活選擇。
歡迎報名講座【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2.0】:
https://house123.kaik.io/courses/14
150分鐘,分享如何議到最低價、房貸秘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