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家產成為祝福,而非爭端:談「傳承」的關鍵思維 ft.R姐廖嘉紅

買房難,傳承更難。因為牽涉的不只是錢,還有人性與關係。
邱愛莉 Ellie

邱愛莉 Ellie

2025年11月13日 上午 11:21

相關文章

「傳承」比買房更難

許多人認為,只要留下房子、寫好遺囑,就算完成了資產傳承。
但《愛莉說好室》主持人邱愛莉一開場就點出關鍵:

「買房難,傳承更難。因為牽涉的不只是錢,還有人性與關係。」

這一集邀請到長期深耕房產與保險傳承顧問領域的 R姐廖嘉紅
她以實際案例與親身經驗,說明什麼叫做真正「有溫度的傳承」。


從保險專員到傳承顧問:用興趣走出專業

R姐出身於保險業,原本的工作重心在保障與風險管理。
但因對房地產極有興趣,並且常聽客戶詢問稅務與不動產問題
她開始進修法規、報考證照,逐漸成為橫跨保險與房產的規劃師。

「臺灣人愛買房,但對房子的稅務與傳承卻常掉以輕心。
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,很多人都是被現實狠狠教育過。」

她笑說,自己最常做的事,不是幫人節稅,而是幫人避免繳冤枉錢


常見的三個傳承誤區

一、以為有遺囑就萬無一失

遺囑只能表示意願,無法涵蓋後續資產分配的細節。
R姐提醒,若資產規模較大、家庭結構複雜,
應搭配信託或保險工具,才能保障意願確實執行。

二、相信「分年贈與」能省稅

她常遇到民眾誤信網路資訊,
以公告現值分年贈與房產,結果在房地合一新制下,
賣出時反而被課到高額稅金,少則幾十萬、多則數百萬。

「網路或AI的答案不會幫你判斷法規年份,
找對顧問,反而能省下幾年的血汗錢。」

三、忽略土地增值帶來的稅務風險

不少家庭直到長輩過世,才驚覺自己要繳上千萬的遺產稅。
原因在於土地多年升值,卻沒提前規劃現金流與稅務配置。
「看似有房,其實一毛現金都沒有,這是最危險的情況。」R姐說。


信託:讓愛不被誤會,也不被誤用

談到信託,R姐舉例:

「若有人幫朋友代管財產卻被懷疑貪污,
若改採信託制度,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開,就不會被誤解。」

信託可明確設定條件——
何時撥款、誰能監督、什麼情況終止。
它不只適合富豪,也能保護一般家庭,特別是:

  • 有年幼子女、單親或重組家庭

  • 長輩擔心子女理財能力不足

  • 希望指定財產給特定受益人

此外,「安養信託」也逐漸普及。
長輩可將部分存款或房租收益交由銀行代管,
銀行再依約定定期支付生活費、醫療費。

「這樣長輩不用煩惱被騙或被挪用,
錢花不完,還能順利留給下一代。」


保險:傳承規劃中最靈活的拼圖

除了信託,保險也是傳承的重要支柱。
它能預留遺產稅金、平衡繼承差距,甚至保護家人的生活品質。

R姐分享一位客戶的故事:
對方在父親過世後被稅單嚇到,
短短幾個月內必須繳出超過 1600 萬。
即使能分期,也得兩個月繳一次、每次七十萬。

「這不是分期,是壓力。
若早一點用保險預留稅金,根本不用這麼辛苦。」

她補充,保險也能讓分配更靈活:
一個孩子繼承房子,另一個以保單金額平衡差距;
或是讓長輩指定特定受益人,避免遺產落入不該去的手中。


傳承糾紛三部曲:公平、共有與債務

家庭糾紛大多離不開這三件事:

  1. 不公平的分配:地點不同、房價落差大,「一人一間」不一定公平。

  2. 共有的麻煩:一間房四個名字、只有一人居住,稅務與情感都難處理。

  3. 債務牽連:有人繼承同時背上貸款,有人因個人負債讓整個繼承程序卡死。

R姐總結:「傳承的核心,不在於財產分給誰,而在於如何讓感情不受影響。」


用保險守住家的底線

若家中主要收入者身故或失能,房貸往往成為沉重負擔。
R姐建議:

「房貸壽險或定期壽險能在意外發生時,
立即撐起整個家庭,讓家人能繼續住在自己的家。」

她強調,有房但沒保障的家庭最危險。
若急著賣房還債,不但售價低、還可能產生額外稅負,
「那不只是經濟損失,更是情感創傷。」


安養信託:老後的防護網

在高齡社會中,「資產被誤用」是許多長輩的隱憂。
安養信託提供一種解方:
把部分存款、股息或租金收入信託給銀行,
由銀行依約定支付生活費與照護開銷。

「這不僅是理財,更是一種尊嚴的維護。
自己的錢自己安排,老年也能活得有安全感。」


誰需要傳承規劃?

R姐提供四個關鍵指標,幫助大家自我檢視:

  1. 家族資產種類多元、金額較大(房產、土地、股票等)

  2. 家庭結構複雜(重組家庭、再婚、單親或丁克)

  3. 無子女或尚未立遺囑者

  4. 想確保財產能傳給特定對象

她補充:「不要以為沒孩子就不用規劃。
沒做安排的遺產,最後可能全歸國庫。」
據統計,台灣被政府收歸的土地總面積,已超過整個金門。


核心觀念:讓愛先於財產

節目尾聲,R姐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:

「我們多想一點,下一代就能少吵一點。」

她相信,傳承不是分錢的技術,而是表達愛的方式。
規劃得當,家庭能延續溫度;忽略不做,財富反而成為爭執的導火線。

「父母一生打拚的成果,應該是家人幸福的起點,
而不是關係破裂的開端。」


想看更多的實用換屋、首購的秘訣
歡迎報名講座https://house123.kaik.io/courses/14

文章標籤

# 財務規劃# 資產傳承# 退休規劃